第40章

    “啊,我背错诗了!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下半句,我怎么都能记错,可恶,好像就差这一点!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你竟然填二分无赖是扬州。”

    诸如此类的错误在被淘汰,甚至被录取的小朋友里面都屡见不鲜,唯一没有发生这样感叹的,就是苏景先的卷子。

    完美,没有一丝错漏。

    他们的考试虽然简单,但是依旧是按照科举的制度来划分的,分为五等。

    等级制度,里面每一等都有着一个较大的范围,有些人甚至觉得,苏景先虽然是第一,但是估计也和自己差不多。

    这人未必就高不可攀。

    但是看了苏景先的卷子,都悄然收起来心里的那份骄傲,转而化作对苏景先的敬佩。

    前面的背诵理解部分就不提了,只单看最后一项。

    苏景先对西夏是坚定的主战派,很多小孩受到家里的影响,是主和、支持谈判的,但是看完苏景先的回答,不少人都动摇了。

    大宋泱泱大国,蜀汉拿下南蛮都轻而易举,他们只会更简单!·

    苏景先“说服”了大多数人,但是被说服的也好,没被说服的也好,看了他写的东西,都说不出自己更厉害的话。

    详略得当、由浅入深,有自己的观点,更有史诗的支撑,哪怕没有老师在一侧的点评,他们也知道这是自己远不能及的。

    苏景先要是知道自己这答题风格被人敬佩,也只会感叹现代的应试教育真的给自己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。

    简而言之两个字,感谢祖国母亲的培养!

    苏景先的文章几乎所有的考生都是心悦诚服,不过也不是没有少数人,还坚持着苏景先疑似抄袭的论调,一个个找苏景先和别人的相似点。

    “这份没有,下一份看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