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章



    这么大个人物,在这小孩面前不也没什么事情吗?

    他们还听了,小孩买书坊也是亳不眨眼,书坊的掌柜的儿子还是个官呢!

    即使是不识字的农民们,也是懂一顿饱和顿顿饱的概念的,更何况他们也不是那种白眼狼,在这个主家过的日子更好了,谁闲的没事给自己找麻烦啊?

    这出声的大爷也没有只打包票的意思,还拿出来了一本本子和一只炭笔,擦了擦手翻开来给两位老爷们看。

    “我们夜里是有人值班的,每三块地有一个人来看着,每天会换班看,老头子我啊就是这几块地白天看的人。”

    “嗯?”范仲淹看着这本子上的记录,接过本子仔细看了起来。

    韩琦的重点放在了大爷说的话上面,“你们是一起来看这些田的吗?这么多人,有人偷jian耍滑,其他人也不知道吧?”

    三个和尚没水喝的事情从来不是特殊案例。

    韩琦担心这又是自家这小徒弟做好人好事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没想到这大爷又拿出来了一个本子,“看,正常的桑树、蚕、水稻田的产量,什么时候有什么变化,出现了什么问题就是他们生病了,我们都有写上去的。”

    这是苏景先做的好人好事,他在把这些人都纳入自家的产业的时候,就已经先带着人学习了一下,不打无准备的仗。

    韩琦问着,也拿来了这本子看,真的很细,有的字看不懂,就会有人用幼稚的笔触再写一遍,丑,但是能看懂是什么。

    “真厉害啊。”韩琦感叹。

    “真聪明啊。”范仲淹同步感慨,“你看这东西,记录起来清晰,简单,甚至这个看起来像是新的时间规划,用这些数字来记也很简单。”

    记录的还很谨慎,比如几条鱼,就是用的很